【健康科普】安全合理用药科普知识(Ⅰ)

发布时间:2025年07月09日 10:43:08

安全用药就是根据患者个人的基因、病情、体质、家族遗传病史和药物的成份等做全面情况的检测,准确的选择药物、真正做到“对症下药”,同时以适当的方法、适当的剂量、适当的时间准确用药。注意该药物的禁忌、不良反应、相互作用等。

合理用药就是以医药理论为基础,安全、有效、经济、适当的使用药物,强调不仅要发挥药物的最大有效性,还要考虑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。
老年人如何正确用药
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较为特殊,正确使用药物对于维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。

一、注意药物不良反应
老年人在服用以下几种药物时,应密切监测身体状况。

1.肾上腺皮质激素 可的松类药物用于治疗关节痛,如肌纤维炎,但由于老年人常伴有骨质疏松,使用该类药物容易引起骨折与股骨头坏死,故不宜长期大剂量使用。如必须使用,应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。

2.抗菌药 庆大霉素、卡那霉素,主要经肾脏排泄。老年人肾功能下降,药物排泄速度减慢,容易引起肾损伤,故老年人最好不用这两种药物,必须使用时注意减量。另外,老年人使用青霉素剂量过大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,如意识障碍、惊厥甚至昏迷;使用四环素宜减少剂量或延长用药间隔时间。

3.抗肿瘤药 博来霉素可引起老年人严重肺脏损伤,如肺炎样变和肺纤维化,使用过程中必须监测肺功能。

4.镇痛药 哌替啶易引起呼吸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,老年人使用时应从小剂量开始。

5.利尿药 使用利尿药不当可引起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和体内电解质紊乱。噻嗪类利尿药不宜用于糖尿病和痛风患者。此外,利尿药与强心苷类药物合用时易发生强心苷中毒。

6.导泻药 老年人出现便秘多是因为肥胖、腹部肌肉无力、肠蠕动减慢等。长期服用导泻药可引起体内钙和维生素A、维生素D、维生素E、维生素K缺乏。

二、有效避免药物不良反应
避免药物不良反应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。

1.减少药物合用 由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与生理特点较为特殊,联合使用多种药物极易引起不良反应。一般联用药物不宜超过3种,并避免使用作用类型相同或不良反应相似的药物。

2.选择适当的剂量 老年人用药应从小剂量逐渐加大,一般采用成年人的1/3(或1/4)~1/2的剂量。

3.治疗方案应简单明了 药物治疗方案应尽量简单,使老年人容易接受,特别是对视力、听力、记忆力减退的老年人。尽量采用口服给药,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注射、舌下含服、雾化吸入等途径给药。

4.避免过度治疗 老年高血压患者大多存在动脉粥样硬化,使用降压药将血压控制在130~140/85~90mmHg即可。如果血压太低会影响脑血管及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,诱发卒中。患急性疾病的老年人,治疗好转后应及时停药,避免长期用药。此外,长期服用降压药的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,以便在医生指导下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或停药。

⚠️老年人在用药时要谨遵医嘱,一旦出现不良反应,要及时寻求医生帮助。